期货盘面成交额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交易日内,在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场所成交的所有期货合约的总成交金额。它是一个衡量期货市场流动性、活跃程度和规模的关键指标。
计算公式
期货盘面成交额 = 交易量 每手合约价值
- 交易量:指在指定交易日内,某一期货合约成交的手数。

- 每手合约价值:指每手期货合约所代表的标的物数量乘以该合约的最新结算价。
计算示例
假设某一期货合约的交易量为 10,000 手,每手合约代表 10 吨标的物,当日该合约的结算价为每吨 1,000 元。则该期货合约的盘面成交额为:
盘面成交额 = 10,000 手 10 吨/手 1,000 元/吨 = 10 亿
影响盘面成交额的因素
影响期货盘面成交额的因素主要包括:
- 市场供需:当市场供不应求或需求大于供给时,交易活动增加,成交量上升,导致盘面成交额扩大。
- 市场波动性:当市场波动性加大时,交易者更有动力进入或退出市场,从而导致交易量和成交额上升。
- 合约流动性:流动性高的期货合约容易买卖,成交量更大,盘面成交额也相对较高。
- 投机活动:投机者在期货市场买卖合约,以寻求利润机会。投机活动活跃时会增加交易量,带动盘面成交额上升。
盘面成交额的意义
期货盘面成交额具有重要的意义:
- 流动性指标:成交额反映了期货市场的流动性,交易量越大,成交额越高,表明市场流动性越好,交易者更容易进出市场。
- 市场活跃度指标:成交额可以衡量期货市场的活跃程度,成交额高的市场往往表明交易者信心强,市场气氛活跃。
- 市场规模指标:成交额是衡量期货市场规模的重要指标,成交额大的市场通常代表着市场容量大,交易规模庞大。
- 风险管理工具:成交额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市场的风险水平,成交额大的市场通常风险相对较小,因为交易者更容易平仓或对冲风险。